时间与地点:形式与政策以及金融文化专题课堂上

本来是打算在这节课看网课的,但是教室完全没有信号,我并没有带其他资料过来,于是趁这个机会随便输出点什么

上周末到现在,我的时间利用率下降了。多了很多放空的时间,我其实是允许自己给自己一些喘息的时间,给自己一些玩乐的时间的,但是这两天我变得有点颓,既没有充分利用好时间,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放松
莉可丽丝

实际上这两天我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是我的网站,有个前辈不断对我的网站做出一些建议,帮助我给网站增加了好几个新的功能,以及告诉我哪里可以优化,我的网站在这两天也得到了不小的提速,我非常感激他。这是他的blog链接:mccsjs

但其实对于我来说打理网站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我认为我应该等到学完前端基本的东西再对网站付出时间,目前只把他当作一个写博客的地方。

其次就是我发现我的计划出现了问题。acm校队,爪哇部落算法组,量化研究所,考研,自己的Java全栈路线……我怎么可能能在短期内同时做到这些嘛……

我自然是要舍弃一些的,我来仔细回忆一下我做这些事情的动机吧。

acm校队,爪哇部落算法组

我认为目前的我看待算法是非常功利的,或许我得依靠一些比赛的奖项来镀金,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其实我对学习算法本身是有兴趣的,我会乐在其中,但是相对其他的爱好(全栈开发),又没那么主动。我认为如果排开功利的眼光,算法竞赛对于我来说,其实可有可无。

考研

同样是功利的,进入大厂的跳板,但是处境我认为有点尴尬,成本高收益小,并且并非兴趣
人工智能呢?我对这个领域还不了解,或许以后会改观

量化研究所

兴趣所趋,我一直对投资有兴趣并且长期学习的,不过道行尚浅。
我学习东西基本上都是兴趣加需求。我是会将我各个技能投入到应用的。
我正好非常热爱计算机与投资,两者交叉的领域我怎么可能不来探索呢?

Java全栈路线(开发)

那我简直太感兴趣了,我从第一次接触编程(高一,三年前)到现在我都非常喜欢,在几座大山一般的组织立在我面前之前,我可以把所有时间精力都投入到我的java全栈开发。我真的非常享受搓东西的过程和搓出一个东西的快乐。只可惜这条路过于饱和,在我的认知里,这条赛道卷疯了。(其实在自己喜欢的路上卷,我一点都不怕,我只是不甘心在付出全部后没有得到我理想的回报,不希望日后的时间被压榨得干干净净)

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学习后,我认为我有必要重新审视这几件事在我心中的地位。显然(但其实并非),花费我所有的时间精力去打算法比赛,考研,我可能以后平台会更高(但其实也并非)。
而我一直以来(从高一开始)真正想做的事其实是独立开发,我想成为独立开发者,同时兼顾着投资,我明白,如果不是有绝对的能力,这大概率是自己往火坑里跳。

我很喜欢千束的一句话:我一直都是想做的事情优先!虽然也常因此搞砸就是了。莉可丽丝

这句话同时也是我一直以来做事的一大准则。
当然我不可能真把自己往火坑里推,我不一定会成为独立开发者但是我大概率会尊崇自己的本心去搞开发(才不关心大环境怎么样呢,说不定我去搞开发还能真搞出让我满意的成绩来)

那么我得调整一下计划了,我日后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算法,考研这些事情上去(什么队内竞选,一边去),我会在这段时间不断地增加自己开发相关的技能技术,当然算法是不会停的,但是我不会去打那性价比很低的acm了,我不愿付出所有时间精力在那上面,必然是不会拿出什么成绩的,我的计划是自己过一轮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后去打蓝桥杯(大一的一大方向)。先快速把进入量化的考核完成,然后继续猛攻java全栈开发学习路线
其实我的计划也没有太多要调整的地方,我一直都在调整计划,我必然无法做出无需改变的计划,毕竟我的认知永远有限并且永远在提升。 上周总结我自己说的话我现在仍然认可:或许我走的路在不断变化,但总归是在努力向前的,我认为这样也还不错,也许这就像贪心算法,只需要每一步都做到当前认为的最好我就能做到最优的解法。

学习之外的事:
有一位网友在看完我的第二张厚涂之后给出了十分详细的建议,非常感谢!我根据他的建议对我的画做出了一些修改。其次就是我在逛了一些人的blog之后,发现大佬都有自己独特的头像,我画画这么久,却没有自己的oc,于是我琢磨自己挫一个。
我这周出去探店(其实只是门口的小吃街),发现了一家还不错的鸡公煲。
这周股市挺抽象的,但是我的票很稳哦!(基本都分析完基本面买的)而且我早些时候预料到股市可能不太安全,买了些银行股,这几天一直在猛涨。
莉可丽丝
然后就是补番,我最近在看莉可丽丝,不过有点忙,每天看一点,还没看完,目前感觉挺好看的,看完了再做更多评价。)